核心提示:9月8日,我校中青年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等16位代表以“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为主题开展座谈,与会代表畅谈为师之道、育人心得,用特有的方式纪念第32个教师节。
南湖网讯(通讯员 王译)9月8日上午,为庆祝第32个教师节,学校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研究生导师代表座谈会。副校长张献龙、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代表、“教书育人奖”代表、2015年新聘博士研究生导师代表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代表等16人与会交流。座谈会以“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主题,分别从“如何理解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面对不同层次生源,导师如何挖掘研究生的科研潜力”、“如何进行研究生分类指导培养”、“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及“如何保持国际视野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韩鹤友主持。
招生意味着责任,培养体现出树人
文法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硕士生导师彭光芒提出,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师生之间不应是功利关系而应是平等和纯粹的关系;研究生导师年长、阅历丰富、专业能力强,对研究生的人格塑造和学术品格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要建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平等对话关系,以身示范引导研究生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同时注重与研究生的思想、心理交流。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林提到,虽然研究生生源有差异,但进入了同一个实验室团队平台,就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确保团队成员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对于授课,导师科研能力不代表教学水平,第一堂课的经历使他感受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时时刻刻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负责。
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强认为,要提高研究生的风险意识,无论从课题方向选择还是到日常生活管理,都需要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培养环节的过程考核,不能只以发表文章为评价标准,要注重科研兴趣、良好科研习惯的养成,同时注重防诈骗防传销等安全教育。
长期稳定的兴趣是最好的指南针
2015年“教书育人奖”获得者、水产学院博士生导师顾泽茂教授倡导要学会和学生“聊天”,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根据学生的志趣、习性和品格的差异“私人定制”他们的学习计划和科研目标,要在科教融合中指导研究生,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他认为,只有当研究生自我认知与兴趣方向保持一致,才能有助于成长和思考。
生命科技学院博士生导师曹扬荣教授认为研究生应端正求学动机和态度,将兴趣与能力结合,就业情况仅是衡量个人能力和水平的一个方面,研究生的公德心、为人处世的能力,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反映一个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好、科研成果丰富自然不愁找工作,而出于现实压力不考虑兴趣特长去读研则有悖于研究生教育的初衷。
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镇提出,用平等协商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自身感兴趣的科研领域,以兴趣带动学术、跟进培养,让兴趣之芽成长为学术之树,要直到博士阶段,研究生还认为帮助他们一路坚持下来的动力依然是当年符合自身科研兴趣的选题。
因材施教且无类, 一视同仁聚合力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生命科技学院博导罗杰教授介绍了“以点带面,通过团队协作把人才聚集到一起”的经验,在他的团队中有5位研究生来自异国,学术路上能结伴同行不至于寂寞孤单,更能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谊。
他表示,留学生因文化差异相对难以时常聚合在一起,可以尝试在遵循实验室基本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将国内外研究生交叉成立课题组,能更好地帮助团队内成员提升学术能力,形成和谐的团队文化。
理学院博导位灯国教授分享了挑选名校“调剂生”纳入学术团队的做法,他表示,当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团队研究方向相关度存在一定差距,将不同专业背景团队成员融入交叉学科课题组可更好发挥专业优势,形成合力,有效推动团队科研建设。
重基础,勤实践,明确学术规范和标准
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祁春节教授认为,研究生生源质量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要“扬长补短、因材施教、发挥优势”,建立基础平台必读文献库,督促研究生尽快掌握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标准,努力引导研究生专研学术前沿;要完善知识结构,面向产业,实地调研,应对需求,在深入基层接地气的过程中不断提炼和转化所学知识为生产力。
祁春节形象地用“吃萝卜”做比喻,强调“边剥边吃”来说明科研来不得半点急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专家、动科动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彭贵青教授将严格学术标准、养成良好习惯作为抓好研究生队伍的基本要求,针对部分留学生纪律不严的现象,他长期坚持卫生和纪律考勤。
由于晚上从实验室返回的学生较多,为了安全着想,彭贵青还建议学校有关部门在车流量较大的交通要道上设立警示提醒或搭建人行天桥。
“严师”勤于律己,“慈师”宽以待人
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斌教授表示,导师应以高尚人品、扎实学识做好引领示范,直面学生需求,既不能过于放手,也不应对学生干涉太多甚至包办一切,要尝试建立鼓励引导研究生全面成长的工作体系。
工学院博士生导师夏俊芳教授坚持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因材施教,专业硕士培养重视成果优化,学术型硕士培养侧重创新思维训练,她将教师比作“慈师”,倡导用母爱般的温暖去关怀帮助研究生更好学习和成长。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一博教授认为要通过阅读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他每年为研究生指定阅读书目,定期组织研究生开展读后感交流分享活动,感悟“爱与规矩”;他谈到,当学习、思考和勤奋成为了习惯,成果也就是必然产物;他认为导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坚持每周与学生至少谈心一次,在节假日带着团队开展诸如包饺子、吃汤圆、打羽毛球等方式走进学生生活,拉近师生距离。
吸引优质生源,让创新型人才无后顾之忧
教书育人”奖获得者、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蔡鹏教授提出了“双一致”理念,即“兴趣与事业一致,爱情与婚姻一致”,他用自身的亲历体会向研究生们展现了导师的“幸福感”,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进步,对科研成果突出的研究生,用适当奖励为他们改善生活,不为生计发愁。
2015年新聘博导、资源与环境学院李朝霞教授为吸引优质生源,选留优秀人才,尽可能提供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她认为,当研究生只有摒弃了浮躁,才能安静下来做学问。
植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朱正宁从管理者角度剖析了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需要好的老师、学生,也需要好的管理者。他结合本院师资与人才培养现状,介绍了植科科技学院以“暑期夏令营”为平台,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到我校深造,并通过采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等措施,选派优秀博士毕业生“走出去”再“引回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等宝贵的管理经验。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韩鹤友分享了在我校工作的十几年经历。他提出,“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的重心在于“甘”和“争”,做学问是寂寞清苦的,学者要承担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压力,学术上的成就是熬出来的,没有艰辛的付出,也就感受不到“甘”字的意义,没有学术的争鸣,也就体会不到“争”的内涵。他认为,导师要坚持“于高处立、与平处做、于同向行”的大局观,做导师要有爱心、关心学生成长,要守规矩、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要组织丰富的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设立目标、为学生做好未来人生规划,从人格、学识、方向上把握研究生的成长成才规律。
最后,张献龙代表学校向全体导师致以教师节的问候和祝福并作总结讲话。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导师要在教育管理上下功夫,为研究生全方位培养做好顶层设计,让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和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扩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青年教师应当做好团队规划,用创新的思维、饱满的激情引领学术团队,深入研究生生活与他们打成一片;二是导师要充分尊重研究生创新思想和独立人格,主动站在研究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以研究生为主体制定符合个性化成才需求的培养方案;三是导师要修身立德,以身示范,遵守学术道德与规范,并创造条件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会议结束后,张献龙还向在场与会代表赠送了书籍。
审核人:范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