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工作动态News & Events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更新观念,主动求变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调研记
作者:编辑:黄玮审核:发布时间:2020-10-27

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京召开,开启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征程。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教育发展无疑需要新的思路。

“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动上才能顺利突围,推动改革事业亦是如此。”

如何将中央文件精神落地执行?如何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带着这些问题,10月15日到10月23日,副校长严建兵带领研究生院班子一行走访了各学院,进一步摸清家底、凝聚共识,为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作好预热

“分类培养改革势在必行”

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如何破解人才供给服务社会需求能力不足等研究生教育供给侧问题?

“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发挥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优势,精准定位培养目标,构建完备的培养体系,吸纳、培育全校乃至全国有志从事畜牧兽医行业的优秀学子,这条分类培养的改革路,我们有信心!”在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彭贵青结合高级临床兽医、生态和智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谈到。

文法学院自2012年在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建立了华中地区第一个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以来,先后在蕲春、红安、武汉市江夏区等地新建8个服务站,不断总结、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工作需要在实践中锻炼真本领,我们通过构建导师组联动模式、强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等,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田北海教授表示。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则不约而同地瞄准了“专业学科交叉合作”这个发力点,对接社会需求,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础学科如何推进分类培养改革?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熊立仲认为,要坚持基础科学研究带动大农科发展的定位,优化研究生规模与结构,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不能放松”

“牢牢守住立德树人这条生命线,培养具有真信仰、真本领的研究生”,这是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硬”要求。

在研究生教育中,如何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等环节?

“为研究生班级配备班主任、为研究生党支部配备教师和学生‘双书记’,构建‘师生共同体’,充分发挥导学、导研、导思想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胡丰顺的观点引发了许多老师的共鸣。

“强化环节管理是确保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成说,学院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实行资格考试分流、学位论文“预开题”、“双盲评”、“预答辩”以及学位评定委员会会前“再审核”,在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满囷分享了探索实验室轮转制的体会。他表示:“实验室轮转将‘群体培养’与‘个体培养’相结合,不但加强了师生交流和实验室间的互动,也促进了育人文化建设。对学生个体而言,实验室轮转还有利于扩大学术视野、激发学术潜能、提升综合能力。”

围绕育人文化建设、导师评价机制改革,各学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工学院,良好的育人文化、教风学风、学术氛围等已然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泡菜坛子”。在水产学院,对导师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价的探索也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外国语学院,通过加强过程考核管理推行分级分类教学,同学们纷纷感觉“获得感”提升了。在理学院,”教师公开课””培养方案解读课””学术分享课”有机衔接,为新生们带来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入学第一课”。

“着眼国家战略主动作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

10月16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等一行来我校交流,共同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热区农业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协议约定以国际联合科研为载体,培养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一带一路”热区农业高层次创新型国际人才。这是我校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国家外交战略的举措。

无独有偶,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定制的“荃银高科国际班”,致力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王满囷介绍,通过探索小班化、双导师、国际化的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希望为来华留学生联合培养探出一条新路。

如果说上述的探索是“借船出海”,那么经济管理学院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从理论和实践上为非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定制方案的实践,可谓是“造船出海”。

除了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还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

“下一步,我们将从师生互访、项目合作对接、联合培养机制完善等方面深化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信息学院副院长李国亮谈到,“在交流中增进国际理解、国际认同,实现知识要素的创造、共享和转移,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本在于更新研究生教育思想观念。”调研中,副校长严建兵反复强调,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型发展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转变,这要求人才培养由结果导向向过程管理的转变,教育评价由单一指标向全过程、全方位转变。具体而言,一是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刻剖析在导学关系、分类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自身思想认识上的短板,尤其是要充分认识到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只是培养目标的不同,并无伯仲之分;二是要有从零开始的魄力,把推进分类培养作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举措之一,打破思维壁垒,充分挖掘政府、企业、社会等资源,建立涵盖遴选考核、课程体系、评价标准、过程管理等一套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是要有放眼全局的视野,瞄准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研究生教育结构,着力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增强全球意识,着眼于研究、参与和引领世界变革,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多渠道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交流。

---友情链接---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