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师生风采Example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柯新利:做有贡献的学问,育全面发展英才
作者:匡敏编辑:彭士宁审核:丁艳华发布时间:2024-09-26

晨曦温柔地洒向大地,校园处处洋溢着希望与活力。9月10日,第40个教师节在社会各界的期盼中到来。

和往常一样,清晨6时许,公共管理学院柯新利教授已来到办公桌前,开启一天的忙碌。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天,他的手机响起格外频繁。8点不到,不少同学便纷纷通过电话和微信送来了节日问候。

柯新利教授(受访者 供图)

今年教师节,柯新利获评学校“师德先进个人”。“做有贡献的学问,育全面发展英才!”10余年间,柯新利用一片丹心践行着这句师者箴言。


“做学问的目的在于贡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城乡关系的转型,我国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耕地“被占”、耕地“撂荒”现象同时存在,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这是柯新利老师自2012年回校工作起便开始关注的问题。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作为土地管理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带着责任做学问,贡献对国家和人民有价值的成果。”这份质朴的学者初心,始终指引着柯新利解决国计民生中的“真问题”。

从评估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及其生态代价,到权衡城市扩张、耕地保护与生态保育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策略,到构建基于布局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理论与方法体系,再到自主研发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软件、LANDSCAPE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软件、生态安全评估系统……十余载上下求索,柯新利愈发坚定了以土地管理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信心。

组织学生与国际学者线上交流(扈俊东 供图)

他常对同学们说:“做学问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论文,而是为了传播研究贡献;没有贡献的论文发表,就是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无知。”这样的理念,也深刻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位师生。

回首过去的研究生生活,2021级博士研究生朱锦维不记得推倒过多少个选题。“这项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在哪里?”……正是一次次被柯老师的灵魂拷问中,朱锦维对“科学研究中的真问题”理解愈发清晰,也是在导师的帮助下,他积极深入农村一线实地调研,发现了“乡村产业用地不足和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矛盾”这一重要问题,并将其作为博士论文研究课题。

柯新利老师与同学们交流课题研究进展(记者 匡敏 摄)

“回答好真问题,需要我们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思考回应时代。”每天清晨和晚餐时间,柯新利有两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晨起阅读,傍晚散步思考。他说:“这是我留给自己的‘黑色时间块’,很多重要想法,都是在这些时间产生的。”只要得空,柯新利还会带上师生一行,前往全国各地调研,寻找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来,师生们的脚步遍布祖国各地。

正是在日复一日的求索中,柯老师和团队师生们在Nature Food、Land Use Polic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获评“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学术奖励,并为服务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让青年才俊汇聚涌流”

作为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柯新利一直是公共精神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如何更好发挥学院多学科背景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如何搭建平台,培养造就青年人才?”是他常常思考的问题。

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彼时,得知消息的柯新利尚出差在外,“相关政策和我一直以来的思考不谋而合”。带着些许兴奋,他迅速组织申报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这一项目。当年11月,项目如愿入选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湖北自然资源领域政产学研代表“狮子山论剑”,聚智赋能土地资源管理(记者 匡敏 摄)

依托项目建设,一幅发展蓝图愈发清晰。面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他联合政府、企业和相关高校,精心建设湖北省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探索构建涉农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凝聚了学院科研力量,培育了一批乡村治理优秀人才。

“X空间”学科交叉融合交流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于公共管理学院)

不止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师生成长,他精心筹建“X空间”学科交叉融合交流平台。在这里,师生们畅所欲言,究天人之际,话融创致新,从“高维机器学习”到““双碳”目标下的农业转型路径”,从“公共服务可及性”到“地理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交叉研究”……近二十期活动的开展,吸引了来自全校多个学院师生的交流碰撞,也在青年师生心中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近年来,在学院“公共精神”的滋养下,青年人才干劲十足。柯新利说:“青年人发展有奔头,学校事业发展就会有不竭的动力。”


“培养造就了学生,就是成就了自己”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柯老师此生最大的心愿。

尽管为同学们在学术上的突破感到欣喜,但柯新利坦言:“学术研究只是育人的载体,作为老师,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学生一辈子的幸福着想。”

多年来,围绕“培养优秀的你,建设美丽的国”的主线,他在团队坚持开展手拉手师生互动系列活动,在“教学相长、育人育己”的师生学术共同体中,“健康、自律、积极、创新、合作、奉献、感恩、快乐”成为师生们共同的追求。

柯老师组织团队师生开展师生融乐羽毛球赛(通讯员 扈俊东 供图)

师生融乐户外活动(通讯员 扈俊东 供图)

在柯老师团队,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课题组频繁头脑风暴的自由氛围。无论是刚入学的研究生,还是学术成果丰硕的教师,人人都可畅所欲言,柯老师也会充分肯定每个人的想法。

在柯老师看来:“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想和视角,每个人的想法都应该被尊重。”这番举动,也在日复一日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为人处世。”朝朝暮暮的相处中,柯新利时刻用自律的行动浸润着同学们。

“柯老师极少批评我们,但总会从自己身上找不足,老师的谦逊自律,对我来说,是一种无言的鞭策。”博士研究生汪紫薇说。

在博士研究生扈俊东脑海中,有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他回忆说:“曾经的我对‘守时’缺乏认知,迟到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一周天气不好,我连续迟到了3次,柯老师没有直接批评我,隔天,他早早地来到研究室,一边读书一边等我,看到我出现后,老师合上书本,和颜悦色地说,‘今天只迟到了7分钟,下次争取不要迟到’。那一刻,我的脸红到了脖子根,自那以后,我逐渐养成了凡事至少提前5分钟到的习惯。”

对待已经毕业的学生,柯老师则会尽己所能,“扶上马,再送一程”。

回首在华农的求学时光,目前已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副教授的郑伟伟思绪涌动。她回忆说:“2020年博士毕业论文预答辩后,柯老师便指导我谋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担任教职早做准备。走上工作岗位后,柯老师还多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我的课题‘问诊把脉’,正是得益于老师一路的指引和帮助,我的职业发展之路迅速步入了快车道。”

同样的感恩之情也涌动在2024级博士研究生王杨心中。2022年5月,即将专业硕士毕业的她鼓起勇气和柯老师表达了读博的想法。但彼时,王杨的学术研究成果尚未达到报考要求。看到王杨坚定的眼神,柯老师不仅同意指导她继续留在课题组开展学术研究,还想办法为她提供生活保障。2024年夏天,一心求学的王杨终于收到了博士录取通知书,她说:“老师的言行足以温暖我一生。”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很多学生说,在他们心里,柯老师是一辈子都会感恩的人。

团队师生留影(通讯员 扈俊东 供图)

看着学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在点滴积累中收获成长,在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柯新利倍感欣慰,他说:“这是我身为老师最大的荣耀!”

(本文转载自南湖新闻网)

---友情链接---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