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以“生命的寻问”为主题的2020年研究生学术年会在艺术馆开幕,开幕式现场分为交流互动区、创意分享区、信息发布区和休闲观影区,吸引了400余名师生到场参加。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始于问题”
“未来,地球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动科动医学院研究生李可伟的猜想话题,吸引了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等学院的同学,他们从生物演化的视角,调动各自的知识库,探讨战争、科技、自然等可能引起地球巨变的因素,描绘了地球变化轨迹。
在现场,每位师生都会收到一张印有“生命科学的珠穆朗玛猜想”的主题卡,通过主题卡将科学猜想提交至话题墙。看到感兴趣的猜想,可以“跟帖”,也可以“搭线”话题人,围坐在交流互动区的小圆桌旁进行探讨。
“我想接触一些生命科学有关的知识,感受一下不同学科间思维的碰撞。”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杜彧坤怀揣着这样的心情来到现场,并提出了“‘基因决定命运’是真的吗”问题。文法学院巴基斯坦留学生Tariq则发起了“走近社会保障”的话题交流,吸引了来自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新闻学、法学等专业的同学一起探讨,“大家把各自的观点表达出来,拓宽了我的研究思路,这样的交流很棒!”Tariq竖起了大拇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研工作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蔡鹏围绕微生物生态与人体健康,发起了“未来是否有可能通过监测环境微生物组来保护人体健康”“微生物的耐药性”“环境组与微生物组对总体进化的影响”三个探讨话题。蔡鹏鼓励同学们说:“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始于问题,探讨没有对错,表达出你的想法,思维碰撞、相互启发,效果是‘1+1>2’的。”
“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蝴蝶寓意庄周梦蝶,蓝鲸、绿植展现生命活力,天空和大海象征着思维高远、深邃。”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韩丽瑶在一件洁白的T恤上绘制了一个元素丰富的商标,“明天有无限可能,我们要做的是just do it。”
在艺术馆的中央是创意分享区,备有彩笔、羽毛、玉米粉、颜料、涂鸦板、超轻黏土、树叶、树根、黑板纸等原材料,师生可以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哲理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究、对文化的理解具现化。
“大家围坐一起,在舒缓的提琴伴奏中,专心致志的共同创作,表达创意,这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难忘的一幕。”来自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矫立麒说。三个埃及小朋友在我校留学生的带领下,也加入到了创作队伍中来,围坐在哥哥姐姐中间,绘制自己的祖国——金字塔,阳光,白云,还有一栋小房子。
在休闲观影区,师生围坐在大屏幕前,观看纪录片《生命脉动》。影片通过一个个的镜头,记录了大自然中130个令人惊叹的故事。从高空鸟儿的振翅到深海鱼儿的漫游,从草原猎豹的飞驰到沙漠蜥蜴的穿梭,观影者们探索着动植物的奇幻世界,体会着生命的魅力。
“华中农大的学术活动让我们耳目一新,绘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元素在学术年会开幕式现场的存在丝毫不觉得违和,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都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来自武汉大学的研究生韩承熙说道,“这里有一种‘本真’很打动人,让人不自觉地沉浸、表达。”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研究生学术年会按照“小型分散”“形式多样”的原则,倡导和组织小成本、小场地、小众参与的多样性学术文化活动,更加注重参与者的满足感与获得感,营造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的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旨在激发学术乐趣、涵育学术兴趣、培养学术志趣。12月,学术年会将陆续开展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交流的南湖学术论坛,互动式、探讨式、启发式的小范围、深层次交流的学术晚茶,师生共学、共研的开放式学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