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晚,应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生物学家邓子新教授做客我校第九期南湖学术论坛。他以“把冷门捂热,让热门升华”为题,漫谈实验室创新文化,与学子们分享了他对科学研究的感悟。
“冷门”不冷——虽九死其犹未悔
邓子新院士首先展示了其团队成功发现DNA骨架上可以发生硫修饰后国际各界的热烈反响与高度评价。正当同学们纷纷艳羡时,邓子新院士亮出了“九重关卡”:DNA降解的不同解读,大海捞针般的降解原因的层层排查,因方向偏差而引起的分离DNA修饰相关基因受阻等等,成功背后的曲折坎坷令同学们唏嘘不已。邓子新院士指出:“在每一个节点上我们其实都有一百个理由放弃。但是做科研就要有板凳不怕十年冷的精神。”对于现在有些研究生畏惧冷门、热衷热门的现象,邓子新表示,冷门项目研究困难,却更能考验创新毅力和执着精神。冷门的出现大多是基于非共识的想法,虽然风险大,具有不确定性,但非共识性的研究成果通常是“出人意料”、“令人大开眼界的”。
“热门”升华----不寻常中找突破
在邓子新院士看来,选择热门课题并不代表就从此走上了一条较为平坦的道路。他希望同学们能在“热门”中寻求延伸,从“热门”中寻找“盲点”,从“热门”中挖出“瑕疵”。他以井岗霉素的发现过程,其团队开创性地从27个基因中定位了合成井冈霉素所需的8个基因,提出了井冈霉素生物合成机理的新模型。“我们没有拘泥于前人的思路,而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拓出自己的独特道路。”邓子新院士鼓励同学们要不畏热门淘金,“平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挑刺。能以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在他人已经淘汰了的沙子中再找出金子来!”
游得漂亮----勤奋踏实合作
“实验室就像一个游泳池,游得好,出来的就是人才,游得不好,可能就会被淹死。”邓子新院士如此比喻。他表示,要想真正做到创新,一个恰当选题仅仅只是开头,科学研究必须深入细致,有板有眼,扎扎实实。“科学之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大家不能盲目地追风、赶时髦,不能做追星族,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去规避社会的杂音。”邓子新院士还指出,互动交往的团队文化非常利于实验的创新,“研究生们应该学会享受实验,学会通过创新性研究的全过程来铸就自己。”
最后,邓子新院士深有体会地说,“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过程。大家要学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地,能把一些抽象的、支离破碎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结归纳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科学层面生动的故事情节。把创新从意识变为实践,才能做出真正有影响力的科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