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工作动态News & Events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2019年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奖”候选人风采展示
作者:编辑:范莉审核: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发布时间:2020-01-04

19069


王满囷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导师心语:以德立人,润物无声


以生为本,德高为范。努力营造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打造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实验室文化,鼓励团队合作而非竞争,营造和谐的学习研究氛围。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经常的交流讨论,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所在,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


学高为师,教研相长。在教学中注重改革,创新授课内容和方式,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信息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索,激发他们的求真精神和创造意识,培养科研素质和团结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对已发表文章结论进行质疑,多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自己科研思维的同时,学会创新。


在实验室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师生们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到目前为止,除了1位专业硕士,所有毕业的学生均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至少发表了1篇SCI学术论文;学生们也先后获得了大学生标兵、优秀毕业生等各种荣誉,在学科只有3个国家奖学金名额的情况下,课题组每年都有1位学生获此殊荣,也有多名学生获得大北农奖学金、校和省优秀硕士论文。在毕业的学生中有近1/4的学生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有1/2以上的学生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也有部分学生创新创业。


138BD



彭贵青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医学院





导师心语:认真是基石,严格是大爱

             创新是源泉,成才是硬道理



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注重课程育人。探索研究生教育改革,打造研生“金”课。遵循研究生的成长规律,围绕问题导向、共性关键技术和通用能力,解决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的问题,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精心指导学生科研,注重科研育人。把研究生教育落到实处。通过科研思维的日常训练,全面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多维发展,加强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因势利导,精准化培养,及时发现其优点和捕捉其闪光点。


充分发扬公共精神,注重服务育人。个人发展与学生成长、学院事业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相结合。鼓励学生更多参与旁听学科发展方向论坛,主动关注和收集相关材料,紧密联系学科前沿,积极谋划,主动思考,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站位得到提升,知识面得到扩充。


所指导的研究生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近5年已如期毕业研究生18人、培养博士后2名;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次获评院研究生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名博士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1人博士毕业后升为教授,2名博士毕业生入职浙江农林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3名研究生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高校深造,8名研究生在武汉科前、瑞鹏等农牧龙头企业任技术骨干。


17793

涂书新

资源与环境学院

导师心语: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寻找榜样,激励学习动力

                  支持学生根据兴趣开展研究,感受创新乐趣



立德树人,以身作则。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和工作,始终活跃在学科发展第一线,掌握最新理论技术及发展动态。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尽量避免过多干预,实现学习和工作价值。拓宽学生视野,支持学生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通过参加学术活动和与外界交流,学习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体验学术氛围,找到努力方向。


鼓励创新,关爱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围绕自己的课题大胆研究新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在研究中,不怕苦、不怕难,敢于采用高精尖的仪器和新方法获得新思路。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工作中的朋友和伙伴,从不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切实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心理和家庭,构建和谐团队。


16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52名,博士生10名,其中博士留学生3人。培养研究生取得显著成效,近年课题组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4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参编专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1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次。


严顺平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导师心语:立德树人、以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研究生

爱校爱教,匠心育人。采用启发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师生互动频繁,深受学生的好评。学生评教一直处在学院前列。学术上严以律己,严谨治学。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核心要务,利用组会、总结、评比、和线上线下沟通落实研究生的过程培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背景,安排独立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拒绝将学生当成“流水线”上的一部分。


言传身教,德育先行。坚持道德情操与专业素养相结合,实验室互帮互助氛围浓厚,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将学术道德纳入组会常态化讨论项目,对学生的实验数据严格把关。坚持严格要求与宽容关爱相结合,坚持勤奋刻苦与身心健康相结合,给与学生时间和思想上的自由,充分享受科研的乐趣。


已指导8名硕士研究生,正在指导8名在读硕士生、10名在读博士生、5名在站博士后。多名研究生获得三好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徐强

园艺林学学院


导师心语:每个人都应成长,我们需要一个“有志、有趣、有爱”的学术共同体


注重学术规范,厚植爱国情怀。在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授课、科研实践等环节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形势、战略发展需求、产业实际和未来趋势等数据开拓学生的事业,增强国情和社会知识的教育,将科研事业与爱国情怀植入学生血肉。

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定期参加育种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下地”能力,依照产业实际和科研的需要,带领学生在云南保山、江西赣州等产区基地多次实践与推广,为普通民众科普相关知识,把科研落地,获得了高校、科研院所或公司就业单位等多方好评。

追求卓越,与学生形成学术共同体。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Plants等多个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带领16人获得华中农业大学“三好研究生”,5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指导2名博士获得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1名硕士获得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15007

刘颖

经济管理学院


导师心语:匠心育人,如“颖”随行

砥砺前行,当好学生科研引路人。坚持立德树人,以身垂范,以“博、严、勤、实”为特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高效的实践能力,通过严谨的工作作风来引导学生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不仅视研究生为科研伙伴,做到师生互为师,而且全方位关心帮助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包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欣赏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知人善任,扬其所长,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爱岗敬业,潜心投入教学改革。承担了“本-硕-博”各个层次的教学任务,注重师生思想交流,能够把自身科研经历和最新科研进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增强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形成“不畏权威,不唯书本”的科学精神。


在刘颖老师的辛勤培养下,指导的研究生中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人、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性学术年会优秀研究生论文2篇、湖北省大学生经济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1篇、北京大学研究生夏令营优秀营员1人、学校各级学术活动获奖10余人。


张国忠

工学院

导师心语: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言传身教,培养出德能勤才兼备的学生。持守“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的理念,在育人过程中遵循“身正为范,精诚育人”的原则,踏实勤恳、敬业忘我,长年深入一线,与研究生们一同在田间地头开展实验,以身作则,用自己严谨认真、顽强坚韧、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来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严慈相济。


与时俱进,在“创新”中挖掘学生潜能。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革新,研究能力培养和国际视野培育,一步步前面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注重挖掘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


对接学术前沿,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生产实际问题深入研究,近年来申报获取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名研究生学位论文获得学校优秀论文奖。


徐镇

水产学院

导师心语:教会学生做事,教好学生做人,育人亦是育己

立马于先,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剖析讲原理,为学生辅助打下手,与学生共同进步成长,既言传身教,又查漏补缺。将自身做人的坚守、做事的方法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递给学生,师生共享“丛游之乐”。


弘毅笃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每一名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培养,让学生将科研与生活相结合,关心和挖掘每一名学生的优秀品质,建立相互尊重、融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不忘初心,科研之路著成果。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iScience》、《PLoS Pathogens》、《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等知名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李艳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导师心语: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绽放独特的光彩!


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坚持言传身教,在讲解实验原理、步骤的同时,强调如实记录仪器的使用及原始数据的重要性,传递正确的学术道德精神。以规范的言行举止积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术潜能。细心观察每一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尊重,为每位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性的培养方案,以激发学生潜能。常与学生面对面交谈,参与学生实验,与其共同完成论文,共享最新科研文献,培养学生好的实验技能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关注科研动态。通过组织学术组会营造良好的团队学术氛围。视学生如已出,用心交心,利用各种渠道和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学生的引路人、摆渡人和好朋友。


指导学生获大学生科技创新奖2次、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奖1次、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次。自2014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共指导13名硕士研究生,已毕业8名(含协助指导2名);协助指导3名博士研究生(含1名留学生)。2016-2019年,连续4年指导研究生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2名研究生获研究生学术创新奖,1名研究生获校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3篇硕士论文获校优秀硕士论文,研究生就业率均为100%。


项勇刚

理学院

导师心语:做科研路上的“追光者”

               做研究生培养的“筑梦人”


德智并重,做学生的“引路人”。将立德树人思想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将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


言传身教,做学生的“筑梦人。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坚持亲自动手做实验,给学生做好榜样,帮助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在科研遭遇挫折时,一起探讨出解决办法。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目标与方案,全方位关心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团队建设,优化培养条件。


追求卓越,做科研路上的“追光者”。近年来,斩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等多个项目。指导学生发表多篇SCI科研论文,并获得校“学术之星”等荣誉称号。


毕耕

文法学院

导师心语:坚持立德树人,恪守学术道德,积极投身学科建设


毕生热爱教育事业,用心耕耘三尺讲台。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教学与改革,课程建设成绩突出。重视课程前沿引领,注重运用启发式、研讨式、交流式和案例式教学,尤其注重把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图书沙龙与座谈会等活动,拓展学术视野,启发创新思维,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效果明显。


注重科研精神与学术道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将过程培养和目标培养结合起来,不断激发研究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课题申报、田野调查、问卷设计、材料搜集、论文构思、语言表达和图表符号处理等方面提供详尽指导。经常与研究生交流谈心,及时发现并疏导他们遇到的情感和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指导合理规划人生和职业。


指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1篇,翻译出版越南语书籍2部,资助参加学术研讨会11人次。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5人次,校级奖学金1人次,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5人次,三好研究生称号5人次,单项积极分子称号1人次,另有1人被选拨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访学一周。所指导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就业情况好。


李红波

公共管理学院

导师心语:  不忘初心因材施教明德至善

                    牢记使命以行立教励精育贤



潜心教研,传经送道。课堂上,在给学生介绍该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前沿动态的同时,结合课题申报与研究的切身经历毫无保留地进行与学生分享学术规范和做研究的一整套方法,让学生在科研中尽量少走弯路,激发了学生做研究的兴趣和信心。对研究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科研或工作经历、个人的兴趣爱好以等尽可能多地了解,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对自己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清晰认识和高度认同,坚持将个性化培养理念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德育赋能,以情育人。鼓励研究选题紧跟国家战略,及时回应时代需求,时常勉励学生立志高远,格局宏大,培养“大格局才能做大学问”的意识。增强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勉励学生深入思考个人学术路径、学术定位、学术影响力等深层次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年来秉持以情育人的理念,坚持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坚持和学生同锻炼。学业上严格要求,生活中关怀备至,促进学生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计18名,其中多人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在万科和中海地产等知名企业担任中层以上职务。


1337A

陈玲玲

信息学院


导师心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润物无声,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者。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教学与改革,曾获得2012年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组织 “计算机、芯片、作物”国际研讨班,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带领课题组与学校优势团队合作,参与了籼稻和甜橙基因组解析,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在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实验、每一次组会、每一次报告、每一篇论文、每一次球赛中润物细无声地履行育人使命。


爱生如子,学生美好生活的守护者。课题组成立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关心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们交流谈心,及时发现并疏导研究生遇到的情感和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多次为生活遭遇重病困扰的学生带去及时的关心和帮助。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形成亲如一家的良好氛围。


目前,已有多名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已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分别在诺禾致源、华大基因、安诺优达、百迈克等生命科学相关科技公司从事研发或技术工作,大部分毕业生目前已经成长为业务骨干。


---友情链接---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中期检查

版权所有: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