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2024年“学术希望之星”评选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校长严建兵,副校长李大鹏出席评选会,各学院专家代表、副书记和辅导员参加活动。
评选会现场
为获评学术之星同学颁奖
本次“学术希望之星”评选经学院推荐、专家函评,共有来自12个学院的15名候选人进入现场汇报环节。候选人们以笔为桨、以书为舟,将“弘农学,扬国光”深入到自己实际行动中,讲述他们自身的科研创新贡献、青春奋斗故事及成长感悟。
经济管理学院李凡略以“绿色增值,碳索未来”为主题,讲述自己选择“追梦绿水青山,深耕学术田野”的故事。他通过挖掘市场交易陷阱、警惕数字陷阱问题来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价值核算”。他希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在未来坚守初心、不断深耕。
工学院郑璇从童年记忆中工厂排放出的烟气为出发点,讲述她的科研探索之旅。她和团队围绕国家政策,创新性提出以生物小分子氨基酸为助剂的闭环工艺,实现碱性固废中钙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回收和二氧化碳捕集,同时制备高值碳酸钙和低碳高性能水泥。她说:“科研,更像是将一次次头脑风暴落地的过程;科研,不仅是个人的求索,更是一种传承和分享。”每次尝试都让她更加勇敢地探索科学与应用的结合点。
通过分享“微观世界里的‘矛’与‘盾’”的故事,来自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的王爽爽向我们讲述了她“从看不见的微观世界,走向看得见的今天”的科研故事。在本科实习阶段她注意到养殖场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王爽爽以此选择了“能吃掉细菌”的噬菌体治疗作为切入点,并深入细菌防御系统开展研究,探索噬菌体与细菌之间“矛与盾”的奥秘。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李光强在关注到身边缺血性脑卒中致死、致残现象后,立志用自己的科研知识为改变这一现状贡献力量。他基于自身化学、生物学和材料学交叉学科研究背景,把目光聚集于纳米材料上,创新地将气体治疗和纳米材料进行结合。在研究初期,他和团队对材料的大小和结构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探索,最终成功将硫化氢纳米颗粒作为细菌缓释反应器,实现了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这一成果不仅是气体缓释纳米材料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首次应用,更为脑卒中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手段。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张傲雪以“高效精准,做兽药创制扬帆人”为主题,从“科研的萌芽、成长和梦想”三个部分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在爱犬突发疾病离世后,张傲雪意识到动物疾病治疗有病无药的问题,于是她转入兽药专业,立志开发新兽药,守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她通过深入研究,阐明了纳米系统不同给药途径促进兽药内服吸收和靶向病灶分布的调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建立起高效精准递送系统的开发体系,实现兽药提质、增效、减量使用,促进养殖业绿色发展。
工学院付瑞诚分三部分讲述了他对于“双碳”的认识以及他的研究成果。“初识双碳,勇担重任”,在本科他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环境保护的种子;“扎根碳捕集,开拓创新”,他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分析了发展低碳技术的原因及其重要性,在工业烟气碳捕集过程中,成功开发出两种新型湿化学成型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机械力成型法高能耗且颗粒结构致密的应用难题;“肩负重任,全面发展”,他立志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
资源与环境学院王文涛通过讲述自己“知”土、“识”土、“懂”土的过程,分享自己和红壤的故事。他从武汉到海南,跨越九省十市采集样品,从大量样品中精确分析土壤中铁氧化物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通过批量实验与数学建模,首次揭示了铬在不同铁氧化物土壤中的转化规律,量化了铁氧化物、有机质微生物对铬还原的贡献。他说,正如毛泽东所言,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科研的道路虽然充满曲折,但每一次的失败让他更加的坚定。
信息学院杜泽臻通过分享自己在学习阶段的两次转变,展示了他从“宏观走向微观,从实验室走向算法开发”的经历和感悟。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种抽丝剥茧、追本溯源的学习方法。不仅通过专业课程和文献吸取知识,同时解析核心算法代码,理解软件背后的深层逻辑。他所开发的多倍体图形泛基因组软件,应用于玉米、马铃薯的群体数据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王治潘将“‘食’机而动,四‘食’而为”作为主题,以“‘食’之味、‘食’之危、‘食’之为、‘食’之未”四个部分讲述了食品卫生的重要性、食品卫生安全灵敏快速检测、人工智能和信号预扩增技术的引入及对未来的展望。他说,我将继续专注于食品快速检测领域,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灵敏、便捷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试剂和设备,让大家在家里、市场、商店随时随地都能完成致病菌的检测,让每个人都能做食品安全的护航员。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余延辉以“以籽粒脱水之钥,开启科研梦想之门”为主题,讲述他历经九年“冷板凳”的科研成长之路。研究初期,他便意识到自己的科研课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问题。在经历无数个日夜的坚持,终于柳暗花明,团队的科研成果在今年11月份正式在《Cell》杂志发表,并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广泛报道。
园艺林学学院王红星通过对“柑橘油胞发育之谜”的揭示,讲述了他在柑橘油胞起始与发育的关键基因克隆与调控机制解析、构建油胞发育和精油合成调控通路并为柑橘品质改良和精油生产提供基因资源的科研故事,并且发表了我国柑橘领域首篇《Science》研究论文。在未来,他将致力于为实现柑橘品种改良精准化、定制化贡献力量。
水产学院陈宇龙以“如鲠在喉”作为引入,分享了“一根小刺,值得小题大做”的科研坚守。在研究过程中,他从零开始,“磨炼心性,耐住寂寞”“咬紧牙关和肌间刺赛跑”。他和团队首次发现肌间刺发育关键基因并创制首个无肌间刺且生长发育正常的团头鲂,这为水产种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杜鑫雅聚焦“植物癌症”,通过2016年的一篇综述得到灵感,发现生物膜无论是在人体还是动植物病原菌中,都可以作为一个病原菌保护伞。她通过阐明霍利迪解离酶胞外促进生物膜解体的分子机理,提出了青枯菌生物膜在维管束进行动态变化的新见解,并筛选参与青枯菌生物膜早期结构形成的功能基因,解析其作用机制,为防治维管束病害寻找更多新靶点。
化学学院朱艳秋从“化缘初起、科研初探、砥砺深耕、筑学远航”这四个方面,逐渐深入地讲述她的成长与探索之路。随着研究的深入,她意识到开发具有卓越稳定性、可回收性的COF材料是当前研究领域内的重大挑战,并且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创新性的利用天然环糊精构筑共价有机框架,并首次将其应用于薄荷醇的包覆,大大降低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为可持续资源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公共管理学院吕天宇将“实践是理论之源”作为行动准则。在城乡融合的大背景下,历经近20个典型试点调研和近200页的文本分析,为湖北省土地整治实践总结出了八类模式,受到了省国土整治中心的高度认可。她在十余次学术会议中发出了属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学者声音,用15篇期刊论文奋力书写中国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土地答卷。
全部候选人汇报完毕后,来自各学院和重点实验室的专家评委,以及硕博研究生代表的大众评委组成的“百人评委团”,投票选出最后的获奖者。
资源与环境学院蔡鹏随后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有深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有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有力度”“面向人民群众健康有跨度”四个方面,对15名候选人的汇报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点评。
最终,余延辉、杜鑫雅、张傲雪、王文涛、王红星、李凡略、郑璇、陈宇龙、王治潘、吕天宇和杜泽臻共11位获评2024年“学术希望之星”,其余候选人获评“学术希望之星”提名奖。
李大鹏讲话并宣布评选结果。他提到,这15年来评选了一批又一批的学术希望之星,这些学术新锐也成为了耀眼的恒星,在浩瀚的科学星空中璀璨发光。他强调,生活科研要融为一体,我们要敢于探索从零变为一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从一变为一百的过程。我们要不断的去把天方夜谭的事情变成真实可信的事情。
(本文转载自南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