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工作动态News & Events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育人为本 崇尚学术:2024 年优秀导师奖评选会举办
作者:晏华华 邵晋辉编辑:彭士宁审核:马华力发布时间:2025-01-17

1月15日下午,2024年优秀导师奖评选会在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B座一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大鹏,校党委常委李向东、李金发,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以及学院导师和研究生代表现场观摩并担任评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主持现场评选会。评选会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

评选会现场

评选会上,14位优秀导师候选人按抽签顺序依次进行了8分钟的汇报展示。

文法学院李祖佩教授汇报展示

文法学院李祖佩教授十年如一日坚持与生共读经典、共赴基层、共融互促,打造既有热度更有温度的学术和发展共同体,为乡村治理现代化贡献社会学力量,实现了学生就业、升学和成果质量“三高”的育人成效。他说,无限热爱学生、无限热爱学术是大学最美的风景。

工学院晏水平教授汇报展示

工学院晏水平教授认为,每名研究生都值得去“用心”培养,唯有导师“热心、真心和爱心”付真情,才有学生“安心、静心和定心”求真知。他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学科竞赛奖、国家奖学金、优秀硕博士论文等荣誉。师生一道勇当碳路先锋,为人类和地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信息学院龚静教授汇报展示

信息学院龚静教授立志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她始终将立德放在首位,精心培育科研沃土,以耐心和爱心浇灌每一颗求知的种子,带领学生在学术道路上勇毅前行。她希望学生在 Gonglab 里既能开心学习,又能充实成长、收获满满。同时,她也在生物信息领域不断探索,致力于成为生命信息的解密者,为 AI 时代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石。

经济管理学院何可教授汇报展示

经济管理学院何可教授以“培志”为先,引领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勇担三农使命;以“筑基”为本,夯实学子专业根基,追逐心中梦想;以“铸魂”为要,锻造学子坚韧品格,攀登科研高峰。2017初为人师,他写下“但求桃李花千树,纵使清贫心亦甜”,执教八年,他有感而发,写下“桃李不言蹊自广,匠心织梦谷盈仓。”

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汇报展示

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带领同学们在学海深游、行业广游,不断强化学生成就自我的获得感,勇攀科技高峰的责任感和践行大食物观的使命感。师生从游,让培育“无小刺”鱼美梦成真。她感慨:“同学们的爱,让我无限幸福。狮山的沃土,让我们幸福成长。伟大的时代,让华农人筑牢强国梦想。”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胡昊教授汇报展示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胡昊教授担任研究生支部红色导师,将红色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做学生理想信念的播种人。他被学生称作“蛋白食品绿色加工的拓荒牛”,带着同学们深耕替代蛋白食品智能制造领域,培养融创致新的食品人。他注重“本硕博”贯通,通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课程研究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办公室的灯经常亮至深夜,照亮学生求学之路。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申邦教授汇报展示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申邦教授入职华农十年,他将自己从恩师武汉大学易清明教授、美国堪萨斯大学Joe Lutkenhaus院士、华盛顿大学David Sibley院士身上学到的仁爱之心、严谨治学和拼搏创新等精神融入自己的教书育人之中,以严苛的爱育栋梁之才,带领学生一道勇攀病原学研究的高峰。

园艺林学学院的柴利军教授汇报展示

园艺林学学院的柴利军教授深知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 的道理。他注重传承章文才先生、邓秀新院士等前辈的创新文化,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精研柑橘遗传改良之道。他坚信,只要方法得当,人人皆可成才,以睿智与温情、勇气与毅力精心培育每一位学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曹扬荣教授汇报展示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曹扬荣教授将生物固氮中“共生固氮”的科学原理融入育人理念,构筑师生价值、学术、情感和发展共同体,传承陈华癸院士的教育家精神,与学生彼此温暖,彼此照亮,共同在生命科学的世界欣欣向荣。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杨细燕教授汇报展示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杨细燕教授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一粒充满希望的棉花种子,坚信只要用心培育、用情浇灌,无论花期早晚,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她积极当好 “红色导师”,引导青年学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打造一流课堂,将优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方法 “五结合”;坚持因材施教,注重过程管理,全力培育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公共管理学院彭开丽教授汇报展示

公共管理学院彭开丽教授践行 “三导三育,知行合一” 的育人理念。她以严实相济、以德育德指导学生思想;以求是求新、以勤育能传导知识;以春风化雨、以爱育人为学生引导身心。她强化社会实践,带领学生科研服务三农,塑造学生 “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的乡土情怀;以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团队育人为抓手,着力培养土地经济与管理领域 “跨学科、多层级、有创新、有情怀” 的高层次复合人才。

化学学院的张晓虎副研究员汇报展示

化学学院的张晓虎副研究员创新构建导学、治学、创新三平台,全方位助力本科拔尖人才培养。他精心上好新生 “第一课”,依托 “导学平台” 塑造学生价值观念;系统构建学科知识图谱,通过多形式打造 “治学平台”,锤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学习通道,打造 “创新平台”,依托科研项目,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强大动力。

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王天巍教授汇报展示

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王天巍教授秉持思想启发与实践引导并重的理念,积极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土壤学科,依托学科交叉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之路。多年来,他引领研究生们深入广袤大地,在实地调研中不断探寻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跨学科农业环境领域的创新之星。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郭琰教授汇报展示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郭琰教授致力于锤炼学生的 “四个意识”,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她强化 “学科意识”,通过经典原著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与自信;注重 “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聚焦基础理论,培养回应现实问题的科研担当;强化 “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厚植 “三农” 情怀;培养 “行动意识”,通过多元行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在 14 位优秀导师候选人汇报结束后,李大鹏作了讲话。他首先向长期奋战在学校教育教学一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导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李大鹏指出,今年的优秀导师评选活动具有三层特殊意义: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正式施行后的首次评选,具有重要的时间纪念意义;二是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后的首次评选,承载着重要的使命意义;三是该奖项设立以来,参评导师平均年龄最年轻的一届,诠释了奋斗青春的无限价值。

李大鹏讲话

对于导师队伍建设,李大鹏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牢记育人使命。希望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肩负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二是突出导育实践,锤炼育人本领。把 “如何做好一名优秀导师” 作为贯穿整个教师生涯的核心课题,将指导学生成才作为自己事业成就的最高追求。三是强化示范引领,传承育人文化。以 “狮山大先生” 和身边优秀导师为榜样,接续传承华农优秀育人文化,不仅要成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 “经师”,更要成为 “涵养德行、润己泽人” 的 “人师”。

优秀导师候选人合影(以上图片由研究生院 供图)

经现场评委审议和投票,最终确定杨细燕、申邦、曹扬荣、柴利军、何可、晏水平、高泽霞、胡昊、李祖佩、彭开丽为 2024 年优秀导师奖拟获奖人选。

(本文转载自南湖新闻网)

---友情链接---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