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布置完工的“向未来”庆毕业广场装置,连日来不断吸引毕业生前往狮子山广场南段拍照打卡。

“向未来”庆毕业广场装置(研究生院 供图)
铺就“锦绣大道”
蓝天白云之下,校花大金鸡菊之上,合欢树旁,一条条彩色飘带随风摇曳时的粼粼波光,如同铺就了一条通向未来的锦绣大道。
6月15日下午,林学2101班刘艳芳路过狮子山广场时,第一眼就被“向未来”庆毕业广场装置的这段飘向未来之窗的彩色飘带吸引,立马拉着同学一起合影。细心的刘艳芳还注意到,这个飘带正好顺着狮子山广场的中轴线布局,从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主楼延展至未来之窗,她说:“我似乎感受到了这个设计的良苦用心。”

合影留念(研究生院 供图)
触动刘艳芳的“向未来”庆毕业广场装置,以实验田常用尼龙丝网为基底,缀以反光彩带装饰其间,建构了一条8米宽、42米长的“锦绣飘带”,寓意狮山俊秀跃动启航、奔赴锦绣前程。裁剪、缝制、悬挂,为了这个送别毕业生的专属装置,百余名学生志愿者累计工作3天安装完成,其中425卷反光彩带长约127公里,代表学校127年办学历史。
“悬挂当日遇上难得的好风,而伙伴们熬夜赶工的疲惫,也因看到毕业生路过时驻足微笑、拍照打卡而消散。”经济管理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汤东全程参与了“向未来”庆毕业广场装置的筹备和制作,他说:“那些开怀大笑的脸庞,让我明白彩带不只是装饰,更是情感载体——承载着母校的祝福、毕业生的不舍与期许。”

合影定格(学通社记者 王子怡 摄)
传承“狮山美学”
在汤东他们心中饱含深情的“向未来”庆毕业广场装置,与毕业季专属喷泉“狮山紫氲”遥相呼应,构成了这个毕业季专属的别样风景。

在“狮山紫氲”喷泉后合影(学通社记者 王子怡 摄)
“每年毕业季的布置都挺有氛围感,今年这个彩色亮片飘带也是特别漂亮!”机械化2102班卢伟豪特别喜欢阳光下风起时的那种灵动耀眼,“仿佛在祝福毕业生的未来能够同样熠熠生辉。”
为了呼应毕业季主题“奔赴锦程”,给这届毕业生留下独特记忆,毕业季组委会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从一个飘带的形象开始不断设计各种方案、试验各种方案。最终选择了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尼龙丝网和反光彩带,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以其质地轻盈营造出灵动飘逸的效果。
在追求美学价值、凸显育人意义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成本并选用校园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是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直遵循的准则。“狮山紫氲”喷泉池旁的校庆LOGO,每年只更换一个数字,不仅是节约环保,也是借此隐喻办学历史的传承、沉积、更新。“向未来”庆毕业广场装置完成的当天晚上,在乐乐园举行的狮山原创音乐会,就以草地为舞台,布景用的发光球已经循环利用了近十年,曾多次出现在狮山艺术节、金秋雅韵、毕业荧光跑等很多文化活动中。

校庆LOGO前合影留念(学通社记者 王子怡 摄)
“有创意就能让它们焕发新意。”研究生院负责人说,我们坚持狮山美学实践,让毕业季的校园情境焕发新的生命力,希望能给毕业生朋友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本文转载自南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