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没什么特别的感性认识,就想努力把教书育人的事做好。”
他说:“我只是把学生当成朋友一样平等交流,当成孩子一般去关心爱护。”
他说:“我不苛求学生,只希望他们能认识自己、不断成长,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是“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学者教授,但在学生眼中,他亦师亦友亦亲人,是“经师”,更是“人师”。
他就是资源与环境学院冯雄汉老师。交流中,他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研究的画面不断闪现。
“他一直都是我的老师”
2003年毕业、2004年入职,土壤专业毕业的冯老师,在环境专业刚起步时,选择留在了环境系。他从头开始进行学科建设,边学边教。
作为《环境化学》的创始人,冯老师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次启用电教、第一次使用胶片和PPT,从“0”到“1”,不断突破。
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株洲化工到武穴祥云集团,冯老师团队不断探索实习地点,最终落点宜昌化工。
冯老师带学生实习
“他一直是我的老师。”刘广龙是环境科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提起冯老师,他总是满脸自豪。“冯老师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他的课程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也在不断向他学习。”刘广龙如是说。
不负众望,学科2005年获批环境科学硕士点,在2008年创建为湖北品牌专业,2017年我校生态/环境学科进入ESI前1%。
几年后,刘广龙留校工作,和冯老师的关系也从师生变成了同一教研室的同事。每当刘广龙在科研或是教学上有问题,他总是向冯老师寻求帮助。冯老师也总像从前一样,热情、毫无保留地帮助他,还说:“随时欢迎你来!”
对冯老师而言,最欣慰莫过于和自己的学生“同台竞争”。2020年自然科学基金名单里,他无意发现了学生的名字。“和自己带出来的学生一道竞争,感觉还蛮有意思。”冯老师不禁露出笑容。
“他用细节感染着我”
“现在录音还能找到。”冯老师肯定地点了点头。
这份录音是他录下的学生们的理想。2009年,担任环境科学专业班主任的冯老师,在荟园宿舍楼八栋的活动室召开了第一次班会,录下了每一位同学对未来的规划。
冯老师与本科毕业生合影
其中有一位同学叫徐栋,他的目标是出国做环境工程师。他每天把规划写在纸上放进书包,一步步落实,日复一日的努力后,徐栋最终留在美国,成为了一名环境咨询师。至今,他仍通过QQ或邮件和冯老师保持着联系。“我一定要回来听听当年的录音。”徐栋总这么说。
而另外一位和徐栋同班、同一学习小组的万彪同学,在大一便申请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他是真正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的人。”多年后提起学生,冯老师语气中满是肯定。
万彪对老师的科研很感兴趣,课后总是主动地自主查阅书籍、文献,更是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早在大一,他便开始探索实验,在和老师密切的交流、学习过程中,对科研的热情越燃越往,对科研精神的领悟也愈加深刻。而寓教于研,也正是冯老师的理念之一。
在给本科生上课的过程中,冯老师始终坚持做好每一个细节。“有一次,为了提前做好预实验,让课堂上的演示更顺利,老师特意跑来找我要了两个塑料瓶。” 2019级博士应潮鋆说,“就是这样的细节不断感染着我,冯老师严谨认真,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们一些道理。”
“感谢您当年‘收留’了我”
冯老师带学生外出实验
毕业一年后,付万同回到母校,给冯老师送了一大束花。
付万同是研究生时期转导师转到冯老师名下的学生。当时,他在其他老师的课题组中无法继续研究。“老师,你能不能收下我……”这是他对冯老师说的第一句话。
一摞保证书,一段诚挚的对话,就这样,付万同来到了冯老师的课题组。
“我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冯老师了解到,因家庭方面的问题,付万同在学习上有些松懈,约束不住自己。
十指有长短,因材施教是良方。尽管主动写了保证书,付万同还是没能收住玩心。从重金属到矿物转化,到最后转向宏观实验,他前前后后换了三次课题,冯老师都按照他个人的发展意愿协助他制定课题计划。
回母校时付万同说,感谢冯老师告诉他不能自暴自弃,要对自己负责。“只要你满意自己的状态就好,自己觉得有收获、有成长,就值得。”冯老师的话,总是简单有力量。
另一位学业遇到挫折的邵玲丽同学,选择在2019年9月办理休学。“我很支持她,不开心可以出去散散心,身在实验室心也要自由。”谈起和学生的故事,冯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因家庭原因,邵玲丽选择在武汉找工作,在一家公司当环境咨询师。
一年之后,得知邵玲丽要回来,冯老师提前两天把实验台安排好。
历练之后,邵玲丽状态有了明显好转,课题、成绩都有了提高,而这正应证了冯老师常说的“做实验,首先得把心境调整好”。
“他更像我的亲人”
亦师亦友,对同学们来说,冯老师更像亲人。
2008年中秋,冯老师特意为身在异地实习的同学们举办小型联欢会,以缓解他们的思乡情绪。
冯老师课题组研究生合影
2007年保送到冯老师课题组的硕士研究生张芬,因亲人患病急需治疗,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课题。迫于生活的压力,张芬曾想放弃继续攻读硕士。
“把实验停下,安心处理家里的事情”,这是冯老师给张芬的第一个建议。随后,他和课题组内的另一个导师一起,自己资助、联系提供资助的单位,给予张芬最大程度的帮助。
当时冯老师正在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博士后,生怕张芬就此放弃学业,时常通过邮件鼓励、支持她。张芬重新入学时,冯老师给她汇了一笔生活费。“你只管安心做科研!”冯老师的话语让 张芬心安不少。
最终家人痊愈,张芬继续攻读硕士。“冯老师是我人生中的良师益友,但他更像一个大哥,指引着我前行。很感激当年他对我学业上的激励和生活上的帮助,没有他还有今年退休的刘凡老师以及一些师兄师姐们的鼓励和帮助,我的硕士求学之路不会顺利完成。”多年后,在电话那头谈起那一段往事,张芬的语气中仍有起伏。
如今张芬已在湖北工程学院工作8年,当过两届班主任。热情、随和、有耐心,是她在日常工作和实验教学中的常态。她说,这大概也是冯老师对她的影响之一。
采访结束的那个傍晚,张芬又发来一条312字的短信,“冯老师学术科研上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生活中温文尔雅、谦和热情、平易近人,他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