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伟大的民族需要精神的滋养,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南湖新闻网即日起将陆续刊发【“两优一先”故事汇】系列报道,集中展示一批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引导广大师生党员以此为标杆,在本职岗位上提高政治觉悟,做到不忘初心、坚定信仰、恪尽职守、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比学赶超共创一流。本期报道“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廖庆喜忠诚为本,在教书育人和科技服务社会中奋斗的故事。
“廖老师告诉我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的时候,我在电话里就哭了出来”,回忆起自己2011年攻读博士的经历,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丛锦玲这样说道:“这么多年来,廖老师对我的指导一直都在,我一直以廖老师的弟子为荣。”
丛锦玲口中这位“像大哥、像家人一样的博士生导师”,就是我校工学院教授、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廖庆喜,他先后培养毕业博士20人、硕士50名。担任工学院院长13年来,他几乎全年无休,勤恳实干、治学严谨、平易近人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忠诚为本 “我带头做才能感召大家”
一般早晨七点半左右,廖庆喜便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1、一流课程申报有关工作;2、本科生毕业设计图纸查看补充;3、学科评估材料修改完善;4、……”他翻开厚厚的工作备忘本,查看当天要完成的十余项工作,已是他多年的习惯,每一页都被他按照日期清晰记载:“‘当日事,当日毕’,每天的事情做完我才会离开办公室,也只有每天做个备忘才不会误事。”
自2008年担任工学院院长以来,廖庆喜始终聚焦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促进学科发展为己任。在他的带领下,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如先后获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获批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和油菜与柑橘2个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等等。
廖庆喜指导留学生开展播种机性能试验
十年如一日,为了方便与老师、学生交流,廖庆喜一直坚持坐班制,即使周末、寒暑假也不例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1802班的康淑萍回忆起自己因为出国求学推荐信麻烦廖庆喜的经历:“没想到很快就得到老师的回复,能感觉到老师真的是很尽心在帮助我们”,“你只要找到廖老师,他一定会帮你解决得很妥帖。”
作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团队的带头人,小到标点符号、大到行文的逻辑框架,团队硕士、博士、青年教师的每一份PPT、专利以及论文等,廖庆喜都会一一过目、批改,并面对面、手把手的教:“那时发给老师的材料,五到十遍的修改肯定是有的,每次看到修改过的批注,都是满满的敬佩,”回忆起刚跟从廖庆喜读研,如今已是博士后的王磊谈到:“老师经常晚上回家很晚还在工作,这种精神我们都做不到。”
廖庆喜常说:“只有青年教师发展得好,学院才能发展得快。”工学院教授廖宜涛在博士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光谱检测,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交叉较少,2011年入职我校以来便加入到由廖庆喜领衔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团队,在廖庆喜的悉心指导下,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在油菜播种、收获机械化方面均做出了一定的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师德为先 “无论实物多沉也要带进课堂”
立德树人,为中华复兴而育人。“对于我来说,学生的收获、满意是我最欣慰的事情。”无论工作多忙,廖庆喜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尽一切努力做好教书育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每周三、周五早晨七点半刚过,四教A309便会准时出现廖庆喜的身影,在他主讲《农业机械学》这门专业核心课上,除了课本和资料,他手上还提过整套圆盘开沟器、往复式切割器、整株成熟油菜、整袋油菜种子等等。将实物引入课堂不仅能帮助理解复杂的机械结构,也能很好增加课堂趣味性和认知度,“我曾经试着提起来看它的结构,才发现这些装置大都很沉,但是老师每节课都会坚持带实物来教室。”
廖庆喜(右二)指导研究生开展田间试验
早到晚走、以身作则、以人为本、师生平等是机械化1802班李辰洋对于这门课最深的印象。由于身兼数职,据了解廖庆喜好几次出差回来下飞机到武汉已是凌晨,但他从来没有落下一堂课。“差不多两堂课,老师就认全了班里所有同学”。在课堂上,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述、相互知识点的逻辑、每一处真实具体的应用案例,他都悉心准备设计,“上廖老师的课是最值的,他不仅详尽细致教我知识点的要点、难点,更会在每次课堂穿插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科学子。”在讲述“播种”这一节内容时,廖庆喜就指出,专业课的学习要从以往的狭义、绝对的概念拓展为广义和相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相对于条播、穴播和精密播种等播种方式相比,撒播是最不均匀的播种方式了。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1802班的这堂课上,大家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进行提问,同学之间也会互相答疑。一个学期下来,班级的学风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每次的章末作业,无论多小的细节或是瑕疵都能被他发现,“我们也会互相比着谁做的最好”。
廖庆喜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刚开始我真的很迷茫,对于整机的设计感觉无从下手”,谈到自己的毕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704班张蕾十分感谢自己的指导老师廖庆喜,“老师即使出差也坚持抽时间帮我答疑,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廖老师的指导让我终身受益。”
从教近30年来,廖庆喜的历年学生评教均列学院前茅,他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等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其研究成果获201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21年度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他指导的学生论文30余人次获得各级各类优秀学位论文,2019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5年被中国农业工程和农业机械学会授予全国十佳农机教师。
实干为要 “全国油菜主产区都有我们的直播机”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作为我校“六个一”中的重要科研对象之一,传统的人工直播方法播种不均匀,投入大,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种植的需要。廖庆喜常说:“实践出真知”,深入田间地头、科技服务于民,由他领衔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团队潜心研究近20年,研发的油麦兼用播种机入选2020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同时廖庆喜入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农业工程杰出贡献奖。
“长江中下游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廖老师的足迹”,从播种试验到联合收获试验,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等所有油菜主产区使用的播种机都已经过实际生产的考核。省种、省肥、省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廖庆喜向副省长万勇(左一)汇报油菜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建设情况
2015年,湖北省油菜播种机械化水平已经位居全国第一,油菜机械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取得显著成效,以新疆地区春油菜主产区为主的西北地区仍是空白,为推广该技术,廖庆喜再次带领团队制定加工方案,争分夺秒完成播种机的试验。3.6米宽的播种机经过一周的物流运到伊犁,正值“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播种时节,稍有运动就汗流浃背,从安装螺栓到调试机具,他一件不落下。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情况指导播种机的改进,在他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播种机最终符合当地农艺要求。“技术得到农民、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收获”,至今,他仍然保持着每年至少去一趟的习惯,新疆地区的农民普遍接受了“精量播种”的思想,油菜的精播技术也示范推广应用到了南北疆的种植区。除此之外,在诸如吉林白城、青海、甘肃等其他春油菜的产区,他也曾多次辗转,开展相关播种试验。
到2018年,播种机已实现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应用,湖北油菜机播率由2008年的0.96%上升至42.54%;全国油菜机播率由2008年的9.39%上升至29.82%。
廖庆喜(左二)向相关学者介绍推广油菜割晒作业技术装备
廖庆喜自2007年开始担任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耕种机械化岗位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先后为包括河南沃正、湖北桦磊、湖北永祥、星光玉龙、湖北双兴等农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他以第一完成人通过鉴定科技成果或成果评价7项,被评价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廖庆喜领衔完成的“油菜机械化耕播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应用”科技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工之道,实干为本、创新为上,顶天立地、久久为功。”对农机的热爱将不断驱动着廖庆喜立足产业需求开发新技术新装备,必将在奋发有为中践行科技创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