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层封闭时期与水稻个体和群体大小关系模型构建及验证 |
陈卓 |
学术型 |
2024-12-28 14:55:36 |
第三综合楼C402 |
杨国正、杜缠缠、王飞、蒯婕
|
多样化种植对土壤磷有效性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
赵子涵 |
学术型 |
2024-12-28 14:30:00 |
华中农业大学第三综合楼A216 |
汪波、赵杰、徐正华、蒯婕、王晶
|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7+8 缺失影响小麦品质的机理研究 |
蔡依静 |
专业型 |
2024-12-28 14:26:18 |
三综A508 |
吴江生、李改霞、李再云、孙根楼
|
水通道蛋白基因敲除系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生理差异 |
沙起砬 |
学术型 |
2024-12-28 14:00:38 |
三综C402 |
杨国正、杜缠缠、王飞、蒯婕
|
不同栽培措施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兰启蒙 |
学术型 |
2024-12-28 13:30:48 |
三综A307 |
曹凑贵、王真梅、程建平、谢国生
|
油菜茎秆生化成分与抗折力的关系 |
吴彭喜 |
专业型 |
2024-12-28 11:15:07 |
华中农业大学三综A216 |
汪波、蒯婕、赵杰、徐正华、王晶
|
不同食味品质籼稻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及构成的差异及其对氮素的响应 |
胡培欣 |
学术型 |
2024-12-28 11:06:00 |
三综C302 |
周广生、刘俊洲、李成芳、李勇
|
我国冬油菜产量差评估及适宜播期探究 |
陈佳欣 |
学术型 |
2024-12-28 10:31:47 |
三综C402 |
杨国正、杜缠缠、蒯婕、凌霄霞
|
新育成超短生育期水稻品系高光效的生理基础研究 |
赵金方 |
学术型 |
2024-12-28 10:30:05 |
三综A308 |
曹凑贵、王真梅、黄见良、程建平、谢国生、彭少兵
|
水稻不育系裂颖机理及不同试剂对其裂颖的影响 |
梁文鹏 |
学术型 |
2024-12-28 09:45:10 |
三综C302 |
周广生、刘俊洲、李成芳、李勇
|
优质香稻抗倒、保优增香栽培技术与机理研究 |
谭灿 |
学术型 |
2024-12-28 09:03:00 |
三综B308 |
曹凑贵、王真梅、熊栋梁、彭少兵、谢国生、程建平
|
GmmiR156b促进大豆田间增产的生理机制解析及种质创新 |
张秀英 |
专业型 |
2024-12-28 08:30:20 |
三综A705 |
纪洪涛、林雁茹、王志娟、李霞
|
增密减氮对再生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 |
李竹 |
学术型 |
2024-12-28 08:30:00 |
三综C302 |
周广生、刘俊洲、崔克辉、李成芳
|
GmSST2在大豆耐盐中的功能验证和种植创新 |
习伟康 |
专业型 |
2024-12-28 08:00:02 |
三综A705 |
纪洪涛、林雁茹、苏超、王志娟
|
通过GmNARK启动子编辑创制高效固氮和产量提升的新种质 |
钟海龙 |
专业型 |
2024-12-28 08:00:00 |
三综A705 |
纪洪涛、林雁茹、王志娟、苏超
|
GmDof15.7调控大豆株高及节间距的机制研究及种质创新 |
逄润琪 |
专业型 |
2024-12-28 08:00:00 |
三综A705 |
纪洪涛、林雁茹、王志娟、李霞
|
铁对大豆荚果性状的影响及铁高效高产种质创制 |
贾明霞 |
专业型 |
2024-12-28 08:00:00 |
三综A705 |
纪洪涛、林雁茹、王志娟、苏超
|
水稻秸秆还田下养分的释放规律 |
袁梦园 |
专业型 |
2024-12-28 08:00:00 |
华中农业大学第三综合楼A216 |
汪波、赵杰、徐正华、王晶、蒯婕
|
大豆GmmiPa基因耐盐抗旱的功能解析与种质创制 |
彭文婕 |
专业型 |
2024-12-28 08:00:00 |
A705 |
纪洪涛、林雁茹、苏超、李霞
|
DNA甲基化参与密植调控株高的机理 |
陈玉琴 |
学术型 |
2024-12-28 08:00:00 |
A705 |
纪洪涛、林雁茹、苏超、李霞、王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