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总体安排,2011年11月17日学校召开了新导师培训会,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与开展教书育人”。会上,陈焕春、王石平、匡汉晖三位教授分别从导师如何做科研、导师如何培养研究生、导师如何加强严谨学风培养等方面为120余名新导师传授了培养研究生的切身经验体会。三位资深导师的报告平实生动,发自肺腑,赢得了在场听众的欢迎和共鸣。为了更为清晰全面的介绍几位专家的报告,现将把他们的演讲整理后陆续推出,以飨广大师生。
“任何一个研究生通过培养都应该能留下印迹”,王教授指出。关于如何能让研究生留下印迹,王教授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与新导师进行了交流。
选择有科研兴趣的研究生。引导研究生主动地发现和解决科研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和发挥研究生积极性的根源,这点与培养本科生有很大区别。研究生招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研究生必须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感兴趣。学校有优秀的本科生源,尽管目前实验室空间很紧张,但是王教授坚持指导本科生论文或科技创新项目,让本科生进入实验室了解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让研究生提前明白做科研很辛苦,实验室要求很严。这些本科生只有具有明确的研究兴趣,王教授才会招收他们攻读研究生。
坚持团队培养。这里的团队不仅仅是指导师团队,也指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研究生组成的团队。所谓发挥导师团队智慧,是指实验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指导研究生的实践中,不断形成并完善的研究生管理制度,研究生学术交流制度。所谓研究生团队,是指新来的研究生要为高年级的研究生“打下手”。跟师兄师姐“打下手”,有利于新来研究生熟悉仪器使用方法,了解基本技术要求、操作规则及课题组的管理规定;同时在合作中增进课题组成员间的感情,从中学到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述的“隐性”知识;另外,研究生还能在“打下手”的过程中自我思考,提出感兴趣的课题,导师也能对研究生进行一定的考察,因材施教。
宽松选题配以目标管理。在研究生经过一段时间“打下手”、阅读文献之后,导师与研究生商量选题。自然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竞争激烈,为避免在研究过程中被别人超越,一般给每个学生安排2个课题,当一个走不通时,能够走通另一个,保证研究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每个研究生根据选题情况及个人潜质,施以弹性学制,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时,确定个性化培养目标。
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实验室除了派出优秀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外,还有套稳定的、坚持多年的研究生例会制度。每个学生每2周汇报一下课题进展,方便其他同学相互了解研究进展,碰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总结、表达、交流的能力。王教授指出有些地方,课题组之间,甚至是同一个课题组内的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都不能开诚布公、相互保密,这是非常有害的,不符合科学精神,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突出科研记录规范。科研记录是原始数据的记录,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记录,也是研究生科研思想的记录。科研记录具有延续性,是实验室的科研历史,方便后来的学生和老师使用,也是严防学术不端的重要载体。实验室规定了研究生科研记录规范,科研记录不容篡改、不容涂黑、不容铅笔记录,必须保证其整洁性、原始性与完整性,不可跳页、缺页、加页等,研究生的电子文档必须体现在科研记录本中。为确保科研记录规范,导师定期检查研究生科研记录,在撰写学位论文、学术论文时,导师对照科研记录检查原始数据,发现说不清楚的数据必须重新试验。
精心指导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过程是思路梳理和再思考的过程。导师和研究生都要重视科研论文写作。对研究生而言用英文写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研究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建议研究生动手整理材料、方法和写作思路,并做成PPT,与导师交流,导师及时指导研究生补充实验或提出修改意见。王教授指出,虽然最后成形的文章与最初的文稿相比,已改得面目全非,但是导师绝不能替研究生写论文,这是研究生必须经历的一个培养过程,特别是发表在外文期刊上的论文,编辑提出的所有意见,都必须由研究生本人一一完善,并加以回复。
严格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最后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导师与答辩委员会成员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有时,答辩委员会提问与交流可以变成导师的一个灵感。因此,论文答辩最后特意邀请会提出问题、尤其是能提出尖锐问题的专家担任答辩委员,研究生和导师都能够受益。
最后,她寄语新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始的时候,就是建立自己研究生涯的时候,也是建立自己人生信誉的时候。必须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份耕耘方有一份收获”。她希望导师严格要求学生,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收获。王教授从事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她所指导的研究生,除招生初期的两个硕士生没有发表第一作者的SCI收录论文外,其他所有研究生都发表了SCI收录论文,有两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